搜索
搜索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武汉节能监察网
/
/
/
美国能源部发布《2005年国际能源展望》

政策法规

资讯分类

节能简讯

标题:

美国能源部发布《2005年国际能源展望》

  • 分类:地方法规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07-12-21 18:32

美国能源部发布《2005年国际能源展望》

 

  7月29日,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发布《2005年国际能源展望》报告,对今后20年的国际能源形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一、全球能源消费

  该报告预测,全球能源消费量将从2002年的148.2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25年的232.1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为2.0%,低于1970—2002年年均增幅0.2个百分点。

  二、全球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

  在未来20年,亚洲、中东、非洲和中南美洲等新兴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简称“新兴国家”),以购买力评价的GDP增长率预计为5.1%,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则为2.5%,东欧和前苏联经济转型国家为4.4%。新兴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预期带动了能源消费预期持续增长,到2025年全球经济总量将增加一倍,带动全球能源消费增长57%。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能源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已从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服务型产业,在未来20年内能源需求年均增长1.1%,而新兴国家则为3.2%,东欧和前苏联经济转型国家能源消费需求增长则比较平稳。

  终端行业用能增长趋势因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而有所不同。就全球来看,预计工业和交通业用能将会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1%。居民和商业用能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和1.9%。预计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商业用能年均增长1.3%,高于其他行业用能增长速度;预计经济转型国家工业和交通业用能年均增长1.6%,高于居民和商业;而在新兴国家各行业用能增长较快,居民用能年均增长3.1%,商业和交通业增长3.6%。

  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其中石油在交通和工业终端用能上继续保持统治地位。由于国家政策走向,诸如限制与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污染和鼓励使用替代能源,非化石资源增长比较快,但消费量不会超过化石资源。

  三、全球各类能源消费

  (一)石油

  预计全球石油消费将从2002年的39.3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51.9亿吨,2025年为59.9亿吨,2025年石油需求不会超过60.9亿吨。预计2002—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年均增长7.5%,2010—2025年增长率下降到2.9%。OPEC组织仍然是全球石油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占需求增量的60%;其余主要来自于里海地区、西非和中南美洲等非OPEC产油国。2005年世界石油市场趋紧,可能引发油价攀升。但是,从长期来看油价将会逐渐回落。

  (二)天然气

  预计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未来20年内年均增长2.3%,消费量将从2002年2.61万亿立方米增加到2025年4.42万亿立方米,增加69%,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由23%提高到25%。发电用天然气的增长将占天然气增长量的51%,工业用天然气增长占36%。

  (三)煤炭

  预计全球煤炭消费量将从2002年的52.62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72.45亿吨,年均增长2.5%,从2015—2025年,年均增长率将回落到1.3%,2025年消费量约为82.26亿吨。未来20年煤炭在发电和工业用能中将继续占据重要位置,煤炭消费增长主要集中在这两个行业。

  (四)电力

  预计全球电力消费将翻番,从2002年的14.3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015年的21.4万亿千瓦时,到2025年为26万亿千瓦时。全球电力消费增长率为2.6%,新兴国家年均增长4.0%,。煤炭和天然气仍将是主要的发电用能,到2025年占发电用能的62%。

  (五)核电

  预计全球核电发电量将从2002年的2.56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025年的3.27万亿千瓦时。核电装机容量从2002年3.6亿千瓦增加到2015年的4.01亿千瓦,预计到2025年进一步增加到4.22亿千瓦。在核电增加量中,新兴国家将增加0.55亿千瓦,经济转型国家增加0.19亿千瓦。

  (六)可再生能源

  未来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年均增长率为1.9%,水利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发电用能结构中仍将占8%的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将来自于新兴国家新建水利发电设施增加水电能力,经济转型国家将对已有水利设施的扩展;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将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占据主要位置。

  四、二氧化碳排放

  预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2002年的244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302亿吨,2025年增加到388亿吨。由于新兴国家使用化石能源的快速增加,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占全球增长的68%。

关键词:

友情链接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中心成立于1982年12月,原名武汉市节能监测中心, 2005年10月中心由武汉市经委划归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2012年5月经市编办批准更名为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为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节能监察科、法制监督科、综合培训科。

组织机构

主管: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鄂ICP备13014031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

武汉节能监察网
武汉节能监察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单位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鄱阳街43号    电话:027-82757715     传真:027-82797739      页面版权所有 ©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公司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鄱阳街43号

电话:027-82757715     传真:027-82797739

页面版权所有 ©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