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武汉节能监察网
/
/
/
建设“节能型”高校的措施和途径

能源技术

资讯分类

节能简讯

标题:

建设“节能型”高校的措施和途径

  • 分类:服务业节能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1-03 09:56

建设“节能型”高校的措施和途径

 

  摘要:目前高校规模日益扩大,能源费用占高校总经费的10%~15%,本文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阐述了创建“节能型”高校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节能;措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948(2006)04-0058-02

  1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面积、学生人数、教职员工人数急剧增多,各高校在公共费用支出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能源消耗费用呈数倍增长,造成学生培养成本加大,学校资金紧张。高校集教学、科研和生活于一体,现已成为重要的能源消耗大户,按照日本和中国的能源单位分类标准,基本上都处于一类能源管理单位(即年能耗折耗电1200万kwh以上)[1],使用能源费用支出过大,已经引起各高校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拿出一个专题,提出“资源节约工作要抓好六项措施”。号召要“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深入人心,蔚成风气”。因此,加强高校的能源管理,降低学校经费开支,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建设“节能型”高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节能工作的管理措施

  高校节能工作的管理措施,重点是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节能意识,主题是“全校动员,共建节能型校园”。

  2.1加强节能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1)在职工和学生中开展节能讲座、节能征文、节能知识竞赛,组织以节能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的各级工会、学生会组织开展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广播、宣传栏、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节能、降耗增效”活动,树立“节能就是节钱、节资源”的意识。

  (3)学校的宣传部门利用校报、网站要把节能宣传作为宣传重点,开辟专栏、专题、专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普及节能知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4)科技部门要积极宣传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通过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技术交流会、成果展览会等,宣传应用重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所取得的节能效果。

  (5)充分发挥现代宣传工具,宣传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表彰先进,曝光严重浪费能源的行为,结合学校的实际,展示“节能型”校园与广大教职员工自身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

  2.2构建管理机制,形成评价考核体制

  (1)成立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是建设“节能型”高校的组织保证

  在全国高校中,有专职能源管理机构的很少,凡是建立专职能源管理机构的学校,其节能工作就抓得有声有色、井井有条,反之则杂乱无章,消耗统计无数据,节能无重点,工作无头绪。

  (2)成立各部门参与的节能工作管理委员会是建设“节能型”高校的群众基础

  节能工作管理委员会是吸收学校领导和各部门主持相关工作的领导及节能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学校的节能工作,是节能工作能够深入下去的基础,避免节能工作只由专业职能部门单打独斗,而其他部门协作支持不够而形成孤掌难鸣的局面。

  (3)完善规章制度是建设“节能型”高校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好能源工作的制度保障,根据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具体的能源管理规定和奖惩制度,使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将节能工作纳入到干部和各部门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中,将目标责任与年度考核及岗位竞聘挂钩,与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挂钩,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心,迫使各部门想办法堵塞漏洞,节约开支,提高办学效益。

  (5)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制定出本单位重点耗能设备的定额

  在对用户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耗能设备定额,运用定额开展节能工作。

  (6)激励机制是构建“节能型”高校的有效手段

  激励机制是保证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的有效手段,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立“节能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全校节能工作的先进个人或集体,或者作为学校节能技改的辅助性资金,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发放。它的评选工作由节能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

  (7)节能职能部门要深入下去,加强巡视,指导各部门的节能落实工作。

  3高校节能工作的技术途径

  3.1能源的统计工作是节能工作的基础

  (1)能源消耗的统计台账是保证能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基础,能源统计的数字必须准确、清晰。

  (2)完善能源消耗计量工作。按照全校的供能方式,分级计量保证能源计量率达到90%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数字准确,便于用能形势的分析。

  (3)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完善能源收费。对计划外供能用户要安装充值卡或预付费计量仪表,实现“先购后用”的消费模式,保证计划外供能的经费能全部回收,避免人情电费、水费等。

  3.2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高校既是教学单位,又是科研单位,能源管理部

  门可以将高校自身开发的节能产品应用到本校的能源设备技术改造中来,既节约资金,又支持了产学研工作,同时也代表了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根据高校常用耗能设备的情况,推荐如下节能技术和产品:

  (1)在风机、水泵、循环泵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节能20%~40%。

  (2)在空调机组采用变频及智能送风控制系统,特别是调节一、二次回风系统,节能15%~40%。

  (3)在照明用电中科学选择光源和照明灯具,按照国家标准合理选择光照度和照明方式,正确选择照明控制系统和照明节电器,重点解决长明灯问题[2]。

  (4)在变电所或箱式变电站及建筑物配电室安装集中或就地补偿电容,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增加线路变压器的容量。降低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支出,10个月就可以收回投资。

  (5)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围护结构。

  (6)在路灯照明供电中合理选择供电方式和照度、时间控制相结合。

  (7)对机械加工等实习设备安装电机节电器。

  (8)对热加工等高耗能加热炉设备进行炉体结构优化及加热或燃烧控制。

  (9)对风洞等实验设备采用变频控制,避免造成电网冲击负载,保持电网稳定,并可实现节电。

  (10)积极开展循环用水技术,中水回用必须落实到位,这也是资源节约的重点。既节省水资源,又使污水无害化,起到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作用。

  (11)积极采用节水型器具,推广节水型设备。

  (12)积极购置高科技仪器,查找电缆故障点,供暖、供水管网的跑、冒、滴、漏、偷。

  (13)在教学区、办公区、宾馆、学生宿舍可按照“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350~450kPa”合理分区,减少器具损坏,防止漏水。

  4结束语

  高校的节能工作长期以来一直不受重视,个别高校领导认为把教学科研及招生工作搞好就可以了,对学生培养的成本观念淡薄,不愿意把节能工作列入日常重点工作,节能管理人员配置极少,节能技改工作长期投入不足。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面对我国严峻的能源形势,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节能工作的全局,既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助仁.能源瓶颈困扰国计民生,各国节能各有招数[J]. 节能,2005,(3):48-50.

  [2]薛必春.高校照明节电的途径与措施[J].节能,2005,(9):53-54.

  资料来源:《节能》2006年第4期

关键词:

友情链接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中心成立于1982年12月,原名武汉市节能监测中心, 2005年10月中心由武汉市经委划归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2012年5月经市编办批准更名为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为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节能监察科、法制监督科、综合培训科。

组织机构

主管: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鄂ICP备13014031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

武汉节能监察网
武汉节能监察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单位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鄱阳街43号    电话:027-82757715     传真:027-82797739      页面版权所有 ©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公司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鄱阳街43号

电话:027-82757715     传真:027-82797739

页面版权所有 ©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