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武汉节能监察网
/
/
/
节约意识增强 节能产品受欢迎

能源技术

资讯分类

节能简讯

标题:

节约意识增强 节能产品受欢迎

  • 分类:民用节能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1-03 10:46

节约意识增强 节能产品受欢迎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虽然节约完全可以从每一个人做起,但节约恰恰并不是一人之事和一人之力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全民的节约意识,而国家的节约政策和社会的节约导向对人们节约意识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对重庆、大连、成都、南昌、商丘、温州、保山、济源、海城和个旧10个大、中、小城市的1000户居民家庭调查情况看,广大市民的节约意识在逐步增强,节能产品备受市民的喜爱。

  居民节约意识逐步增强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约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居民能够正确面对资源不足的现实,关心我国正在开展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宣传活动,城市居民对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认识明显提高,节约意识普遍增强,对建立节约型社会活动的公众认知度较高。

  对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活动,被调查居民中有84.0%表示“很了解”或“一般了解”,有12.0%的居民“不够了解”,只有4.0%的居民“不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居民自觉采取了节电、节水等节约资源的措施。

  1、多数家庭在消费时能自觉考虑节约的问题。在拥有汽车的47户居民家庭中,有40户在购买汽车时考虑了节能问题,占调查家庭的85.1%。77.0%的家庭“有意识购买和使用节能型家电、节水型产品”。

  2、增强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调查中有58%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在乎水费、电费、煤气费支出,采取了节约措施”。尽管这个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毕竟多数家庭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从点滴做起,精打细算,节约每一点资源。我国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而家庭节水已成为居民最自觉也最容易做到的自愿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有68.2%的家庭注意采用循环用水的节水方法。在其他方面,居民也越来越重视节约,有52.6%的家庭注意节约用电,能做到随手关灯,及时关闭不用的电器开关,夏天时调高空调温度;有88%的家庭不随意扔掉吃剩的粮食。

  4、居民对日常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意义有较高的认识。

  广大居民把节约型社会建设视为己任,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仅政府部门要对此负责,而且广大居民自己也要对此负责。52.9%的居民认为在生活中节约“必要,从点滴做起”,45.8%的市民认为“能省就省,但不用刻意”;认为“不用节约”的仅1.1%。

  5、82.7%的市民对宾馆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持否定态度,其中63.1%认为一次性洗漱用品,“给住宿带来了方便,但确实有点浪费”,19.6%认为“应该取消,是一种浪费”。65.9%的居民表示“日常生活中如果环保可回收用品的价格比同类用品的价格高些”也愿意购买。

  6、废物回收已经成为多数市民的自觉行动。在政府大力促进循环经济政策的大环境下,城市居民在保护资源、对废品的再生利用方面主动性较强,81.4%的家庭能“将家中可回收的废品送到收购废品的地方”;10.6%家庭是“有空就去,没空就扔”;“当垃圾扔了”的占8.0%。

  节能产品备受青睐

  1、家用汽车的排气量多集中在1—1.59升。被访的1000户居民家庭中,有47户拥有小汽车,其中排气量在1升以下6户,占有汽车家庭的12.8%;排气量在1—1.59升的是25户,占53.2%;排气量在1.6—1.99升的是15户,占31.9%;排气量在2升以上的仅1户,只占2.1%。

  2、大多数家庭购买和使用节能家电和节水型产品。

  调查资料显示,78.9%的家庭已使用节能灯;20.8%的家庭已使用节水型马桶;19.5%的家庭已使用节能型彩电;37%的家庭已使用节能型冰箱;18.1%的家庭已使用节能型空调。

  3、商场中节能家电唱主角。据调查,在一些大城市的各大家电商场,各种品牌的家电都打出了“节能”口号,如“节能先锋”、“超节能”、“欧洲A+级节能标准”等,卖场的最显著位置也被“节能冰箱”、“节能空调”和“节能电视”所占据。不少商家表示,节能家电已在家电商场扮演“主角”了,耗电大的家电正随着消费者节能观念的加强逐渐退出市场。许多消费者已开始对节能家电产生兴趣,新品种也围绕着节能环保的主题。目前,具备节能概念的空调和冰箱,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50%以上。据了解,很多商场还为这类节能家电免费提供展销场所。

  但是调查也显示出节能产品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节能产品还不是很丰富。居民反映,很多日常用品目前都没有可替代的节能产品,可选择余地不是很大。二是部分节能产品名不副实,虽然产品本身注明了节能的功效,但是实际使用中达不到节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的积极性。此外,很多居民认为,节能产品的价格偏高。如同样类型的马桶,有节能功能的要比没有节能功能的价格高出近一半左右。综合来看,我国节能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需要进一步规范。

  家庭节约各有高招

  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节约一方面通过节能产品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使用中的各种技巧实现。在节能产品难以满足节约需要的时候,使用中的节约显得更加重要。

  1、节电方面

  首先要杜绝因忽视造成的浪费。大多数居民反映,照明是最容易忽视的浪费之一。因此首先要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尽可能将白炽灯换成节能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照明耗电。此外,多头灯具可用多个开关分组控制,按照明需要选择开一组灯或多组灯。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室内受光面的反射性能,有效提高光的利用率,达到节约照明用电的目的。

  一些居民认为,设备待机是被忽视的另一方面。许多家用电器设备停机时,其遥控开关、持续数字显示、唤醒等功能电路会保持通电,形成待机能耗,因此,电器不使用时应切断电源,尤其是电视待机和电脑显示器待机。

  其次要合理使用各种电器。使用冰箱时,四周应有适当的通风空间,要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根据季节,夏天调高电冰箱温控挡,冬天再调低,及时清除电冰箱结霜。同时尽量减少电冰箱开门次数和开门时间;食品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放进电冰箱。水果、蔬菜等水分较多的食品,应洗净沥干后,用塑料袋包好放入冰箱。此外,电冰箱存放食物容积约为80%为宜,储存食品过少时热容量变小,储存食品过密,不利于冷空气循环,会使压缩机增加启动次数或运行时间。

  对于空调,建议夏季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摄氏度,避免安装雨篷影响散热,增加电耗,同时每月至少清洗一次室内机过滤网。

  对于电视,电视机开得越亮、音量越大,耗电量也越大。在室内开一盏5瓦的节能灯,适度调整电视机亮度和音量,收看效果好且不易使眼疲劳。白天看电视拉上窗帘避光,可相应降低电视机亮度。

  对于洗衣机,尽量集中洗涤衣物,少量小件衣物可手洗;使用适量优质低泡洗衣粉,可减少漂洗次数;洗涤前将脏衣物浸泡约20分钟;按衣物的种类、质地和重量设定水位,按脏污程度设定洗涤时间和漂洗次数,既省电又节水。

  对于电饭锅,用完后要保持电饭锅电热盘的清洁。

  电热盘附着油渍污物,时间长了会炭化成膜,影响导热性能,增加耗电。煮饭时,经淘洗的米浸泡10分钟后再煮,煮熟后尽可能不用保温功能。

  对于吸尘器,使用前,认真检查吸尘器的风道、吸嘴、软管及进风口有无杂物堵塞,发现堵塞应立即清除。使用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功率挡;清除过滤袋中的灰尘,可减少气流阻力,提高吸尘效率,减少电耗。

  2、节气方面

  居民用气主要是通过灶具和热水器。灶具要放在避风处,或加挡风圈,防止火苗偏出锅底。要调节进风口大小,让燃气充分燃烧,充分做好炒菜前的准备工作,避免灶具空燃。同时合理使用灶具的架子,其高度应使火焰的外焰接触锅底,可使燃烧效率最高。应按锅底大小调节炉火大小,使火苗与锅、壶底接触后稍弯,以火苗舔底为宜;使用直径大的平底锅比尖底锅更为省气。

  在燃气热水器方面,首先要选择容量适当的产品,选用可调节燃气量的冬夏型或恒温型热水器;安装时靠近用热水处,避免热水管道过长;定期清除换热器翅片上的灰烬,防止堵塞燃烧烟气通道和带来危险,提高换热效率。

  3、节水方面

  洗澡尽量用淋浴,同时避免长时间冲淋,打香皂或洗发水时一定要关闭水龙头。一般洗漱则尽量用盆接水后再用,避免用流水洗漱,刷牙也是如此。

  同时要做到一水多用,可用淘米水洗菜,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浇花;洗衣机漂洗的水可做下一批衣服洗涤水用,最后一次洗涤水可用来拖地、洗拖把,或可用来冲坐便器。

  这些都是所调查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节约技巧。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技巧,因为家庭节约仅仅依靠节能产品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节约是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构成的,这些也正是家庭节约真正的潜力所在。

  创建节约型社会需要合力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因素制约或影响着家庭节约行动的实施。如节能产品的匮乏使家庭在购买时不得不选用能耗高的产品;未考虑节能的建筑则迫使居民增加日常能耗。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社会必须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宣传节能应通俗易懂,形式多样。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节能行为,主要出于传统的节能意识及家庭经济上的考虑,而对我国资源的匮乏与资源浪费的严重性了解还不深。我们建议在做好节能宣传的同时,更应注重借助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使宣传能深入人心,如在社区中进行节能讲座和举办节能展览,宣传节能产品的性能;在学校对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能源、变废为宝的观念,开动脑筋将废物制作成有用的日用品或艺术品等,提高全社会对节约能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节约能源成为全社会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全面加快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开发和应用节能科技产品应考虑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这次被调查家庭中,使用节能产品的为数不多,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住户不足四分之一、使用节水马桶的只占五分之一,居民家庭的用水、用电开关、煤气开关等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居民反映龙头、开关极易损坏,漏水、漏电、漏气等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建议在加大对节能科技产品的开发的同时降低成本,让节能产品价格为多数家庭能够承受,以加快节能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促进节能型社会的建设。

  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引导和强化居民使用节能产品的意识。对普通市民来说节约的出发点就是能“省钱”或“得到实惠”,因此在合理的范围内,价格机制对促进居民的节约意识,培养居民良好的消费行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调查显示,57.6%的市民家庭“希望在水费、电费、煤气费支出”方面省钱。因此,国家在制订消费品价格时,对节能产品要实行一定的补贴政策,降低节能产品的价格,鼓励居民使用。而对非节能产品甚至耗能产品要征收一定比例的税收以补贴节能产品,提高非节能产品的价格,抑制居民使用该类产品。

  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开发节能产品。为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科研部门应该把节约放在首位,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开发研制节能型产品,使老百姓能选择更多的高效节能产品。

  国家应制定有利于节能的宏观经济政策,废除不利于节能的一些规定,比如一方面能源供应紧张,另一方面不少城市还在以种种理由限制小排量汽车的发展。而在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小型车盛行的国家,几乎都曾经或依然在采用“对购买大排量轿车加以重税,对购买小排量汽车减税甚至给予补贴”的做法。现实中诸如限制小排量汽车的不利节能的规定还有一些,需要加以改变。

关键词:

友情链接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中心成立于1982年12月,原名武汉市节能监测中心, 2005年10月中心由武汉市经委划归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2012年5月经市编办批准更名为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为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节能监察科、法制监督科、综合培训科。

组织机构

主管: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鄂ICP备13014031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

武汉节能监察网
武汉节能监察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单位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鄱阳街43号    电话:027-82757715     传真:027-82797739      页面版权所有 ©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公司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鄱阳街43号

电话:027-82757715     传真:027-82797739

页面版权所有 ©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