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武汉节能监察网
/
/
/
对现行节能监测国家标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能源技术

资讯分类

节能简讯

标题:

对现行节能监测国家标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 分类:节能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1-03 14:49

对现行节能监测国家标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在节能监测中计量参数测量的相关内容,分析现行节能监测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指出在节能监测中测量项目的设置、测量仪表准确度规定以及测量方法需要改进的关键,为节能监测和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我国节能监测机构的节能监测,是指具有节能检测能力与资质的并经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节能监测机构,依据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检测,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整改和处理建议的执法性技术活动。节能监测具有以下重要特点和意义:节能监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节能监测应该是政府投资方向标;节能监测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晴雨表。

  节能监测活动依据的技术性文件是节能监测标准。从1994年起,国家已发布了四批共十四项国家节能监测标准,初步形成了节能监测技术标准体系。节能监测标准按标准适用对象和技术特点划分三个类别,即:综合指导性监测标准,单项用能设备与系统监测标准,供能质量监测标准,已发布的技术标准中,《节能监测技术通则》是主标准,它规定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的通用技术原则,适用于制订专项节能监测技术标准和对用能单位进行的节能监测工作。现已发布的十四项标准中,包括综合指导性监测标准二项,单项用能设备与系统监测标准十二项,具体发布的各项标准是:

  1、1994年第一批发布的国家标准是:(共四项)

  GBl536-94《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7-94《丁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153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办法》

  GB/T115318-94《工业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方法》

  2、1995年第三批发布的国家标准是:(共五项)

  GB/T15910-1995《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15911-1995《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

  GB/T15912-1995《活塞式单级制冷机组及其制冷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15913-1995《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l5914-1995《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

  3、1996年第三批发布的国家标准是:(共四项)

  GB/T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16665-1996《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16666-1996《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16667-1996《电焊设备节能监测方法》

  4、1999年第四批发布的国家标准是:(共一项)

  GB/Tl7751-1999《运输船舶能源利用监测评价方法》

  现行的节能监测标准由于大多数是在1995-1999年颁布的,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节能监测项目和方法

  现行节能监测标准中,涉及同一参数内容的项目名称和监测方法不同,以温度参数为例,如表面温度的测量,在GB/T115317-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和GB/T1153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办法》两项节能监测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均是节能监测的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计算炉体热损失。按照温度测量理论,对固体表面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影响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温元件供热散热不平衡的影响。

  2.接触热阻变化的影响。

  3.传热边界条件影响。

  4.当采用辐射测温时发射率和气体吸收的影响。

  上述四个方面是影响表面温度测量的主要方面,可以说表面温度测量在实际工况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测量。对于影响量的前两个方面:测温元件供热散热不平衡的影响和接触热阻变化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将测量误差减小。而传热边界条件的影响就特别复杂,需要了解被测表面的传热情况,包括了解导热、对流和辐射等方面情况的确定,而这在实际中是非常困难的。

  GB/T115317-94和GB/T115319-94提出的炉体外表面温度的测量,作为节能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节能监测结论,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问题,我们知道,工业锅炉和火焰加热炉的实际工况是比较复杂,导热、对流传热、热辐射等传热方式都存在,确定这三种传热的具体影响很复杂,这就需要在制定监测项目时更加科学,更具可操作性。采用测量表面温升作为节能监测项目相对于仅仅测量表面温度更具科学性。这在GB/T115318-94《工业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15910-1995《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和GB/T115911-1995《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均得到应用,以工业热处理炉为例,测量表面温升是指用温度测量仪表测量电炉最高工作温度下的热稳定状态时炉体外表面任意测量点的温度与特定环境温度之差,即为表面温升△0。特定环境温度指距电炉外壁中心1m处,并采取隔热措施使温度计不直接受电炉及其它热源影响时,测得的环境温度。以测量表面温升代替直接测量炉体外表面温度虽然尚未解决所有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炉体与炉体环境之间的热传导的影响,使得节能监测的评价更加符合事实。

  二、节能监测仪表

  关于节能监测中计量仪表准确度规定,仍以温度参数测量为例,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八个节能监测标准对温度计量仪表的规定有一定的不一致,从1.0级到4级,GB/T115912-1995《活塞式单级制冷机组及其制冷系统节能监测方法》甚至未做规定,单不说4级表是否存在,且就规定的不一致性使节能监测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缺乏严肃性。计量检定是法制管理工作,节能监测亦是依法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没有区别。但在节能监测标准中对测量仪表的规定显然有些随意。针对温度测量仪表在GB/T115317-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的宣贯材料中是这样解释的:“关于检定仪表精度的要求,规定不低于2.0级,这是最低要求,可能困难较大的是烟气分析,但不能再进一步放宽,否则将无法作为监测执法依据。”这里精度现已不再使用,应为准确度。如果这一规定应是仪表最低要求的话,而GB/T115318-94《工业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方法》和GB/T115911-1995《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规定其精度应符合GBl0066.1《电热设备试验方法》规定,该标准规定热电或双金属表面温度计的测量精确度不低于4级,与GB/T115317-94规定有很大差异。而GB/Tll5318—94和GB/Tll5317-94是同一起草单位和几乎同一批起草人。类似问题在其它计量仪表也存在。如此看来,节能监测标准对仪表的规定存在很大混乱,不利于实际工作,应着手重新修订并统一。统一规定温度测量仪表,可采用准确度、最大允许误差和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并对不同测量原理的仪表分别规定。

  三、节能监测的操作性

  在现行节能监测标准中,有些项目的规定无法进行,没有可操作性,以流量参数的测量为例,风机机组是企业通用的用电设备,是节能监测的主要对象之一,确定风机风量是对机组监测的一个重要步骤,只有准确的测出风量才能测定风机机组的电能利用率。GB/T15913-1995《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方法》中5.1.3对风量测点位置有明确规定,风量测点截面应选在距风机进出口不少于前5倍后10倍管径(当量管径)的直管段上。实际情况是多数在用风机机组的进出口直管段很短,远达不到标准要求,使得对风机机组的节能监测无法进行,这就说明标准的制订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脱节,使得标准存在不可操作性。影响了节能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液体流量测试也存在类似问题,为此建议标准在修订中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为节能监测创造条件,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多年来从事计量检测工作和节能监测工作的一点实践经验,发现现行的节能监测标准中的内容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对节能监测的评价值产生较大影响,为使节能监测活动更加科学更具可操作性,应尽快对存在问题的节能监测标准进行修订,使节能监测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政府投资的方向标,能够反映企业管理的真实水平。

  资料来源:《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年第5期

关键词:

友情链接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中心成立于1982年12月,原名武汉市节能监测中心, 2005年10月中心由武汉市经委划归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2012年5月经市编办批准更名为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为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节能监察科、法制监督科、综合培训科。

组织机构

主管: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鄂ICP备13014031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二分

武汉节能监察网
武汉节能监察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单位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鄱阳街43号    电话:027-82757715     传真:027-82797739      页面版权所有 ©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

公司地址:武汉市江岸区青岛路鄱阳街43号

电话:027-82757715     传真:027-82797739

页面版权所有 © 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